森梦商朝文史网

杨智积教你太极通身健康自在

0

杨智积教你:太极之道,养生不止于拳。百年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养生保健功能,不断向着医疗体育的方向发展。如今,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健身、娱身、寿身、医身和防身等多方面,而它的内在精神与古代医学相通,强调心静气顺,为人师表。

练太极拳,无非是炼自身,更炼心灵。外界筋骨皮毛虽需修炼,但内心意志精气神更为关键。每日坚持练习,即使在严冬或酷暑,也能享受终生的健康益处。

意志力考验之处,在于是否能够坚持终年不辍地练拳。这与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紧密相关。武德、武风、心地和涵养,是内在修为所需具备的一切。此乃“练拳炼人”之理,亦即“人练拳,拳练人”,既锻炼身体,又锻炼心性,使之达到诚实待人毅然治技的心境,从而形成宽广的心胸,富有涵养良好习惯,以平衡的心态面对世事。

常言道:“练拳容易,炼人难。”因此,对此道理须深思熟虑。“精神内守,一病不起。”古籍《黄帝内经》指出调摄精神对于增进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则病安从来。

太极拳强调的是心静气顺,与上述医理相通,如清代李亦畲《五字诀》中的“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这些都与保持恬愉宁静生活减少不良刺激防止七情伤身有关,有助于延年益寿。

通过太极中,“动中处静”、“静中寓动”,摒弃杂念,让思想集中于动作,便可借此获得恬愉宁静时刻转移大脑兴奋点减少不良刺激,最终增强免疫力抵御虚邪。最终目标是实现长久健康,不老春天,这便是“一功两用”的精髓。在未病之前预防疾病,在疾病初期及早治疗,这便是圣人的治未病思想,即现代所谓的“预防为主”。

然而,要将这项工作做到位并非易事,还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指导,并结合适当药物进行综合疗法。而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无法得到持久效果,只有不断努力方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长效益处。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