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他出生于濠州(今安徽省定远县),具体的出生年份和逝世日期均未详。胡惟庸在朱元璋起兵时期就与其结盟,担任多个官职,最终成为右丞相,再升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大,胡惟庸开始骄横跋扈,对奏章不加理会,并擅自处置官员。他的行为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尤其是在他诬陷徐达、勾结其他功臣等行为后,更被朱元璋怀疑谋反。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他的儿子死亡,而他竟然杀死挽救车者的人,这些行为彻底激怒了朱元璋。
最终,在涂节和中书省吏人的告发下,胡惟庸被以“枉法诬贤”、“蠹害”等罪名处死。此后,其谋反的“罪状”陆续被揭露,如派遣倭寇、称臣于元嗣君、毒杀刘基等。为了肃清“逆党”,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其中包括多位开国功臣。这次事件导致丞相制度废除,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