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子:智伯瑶的野心与三家分晋的故事
在战国初期,晋国卿大夫知氏(智)势力强盛,与赵、魏、韩三家卿大夫并列。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知瑶向韩索取土地,韩康子接受臣下建议,将万家之邑送给了知氏。知瑶又去向魏索要土地,魏宣子也将万家之邑送给了他。
然而,知瑶见其他家族对其俯首,便越来越骄横。他派人索地于赵,但赵襄子没有答应他的勒索。愤怒的知瑶率领韩、魏联军征伐赵,最终导致赵襄子的逃亡和晋阳城被围困三年。在这个紧要关头,赵无恤夜会了韩、魏两家的君主,并讲明了如果不联合起来消灭知识氏,就难免轮到自己和其他两家受害。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最终,由于共同敌人的威胁,三家联合力量,大败知识氏,将其君主杀掉,并瓜分其地。这一事件标志着三家的联盟以及后来的“三家分晋”局面,从而结束了智伯瑶的野心,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后世争议和讨论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