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其政事见长,其人伉直好勇,鲁国卞人。自幼从事各种劳作以维持家庭生活,但他志气刚强,性格直爽,不曾想,这份刚强与直爽最终引领他走向了孔子的脚步。
在拜师之前的日子里,子路头戴雄鸡式帽子耍威风,佩带公猪装饰的宝剑,无人能敌。他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对孔子屡次冒犯和欺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孔子的礼乐仪式所感化,最终穿上了儒服,与其他学生一同学习。
作为一个伉直鲁莽的人物,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并勇于改正错误,因此深得孔子的器重。他的好勇不同于一般逞勇好斗之徒,而是含有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尽管如此,他也常常遭到师父痛责,因为他的野气始终未能脱去干净,只能说“升堂”而未能“入室”。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陷入混乱中,为救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杀害,被砍成肉泥。在这悲剧性的结局中,三月初三结缨遇难,最终葬在了澶渊。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原本充满活力的青年,在追求学问与理想的道路上,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过激行为而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