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世人称之为“河南戏曲界的梅兰芳”,她的艺术生涯坎坷而卓越。在她的一生中,她不仅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坚持,赢得了“豫剧皇后”的美誉,还在不同的城市间漂泊,最终选择了天津作为她的归宿。人们常说,“豫剧皇后”住在天津,这既是一种讽刺,也反映出当时文化部门领导对艺术人才的看重程度。
八十年代,当五大名旦被公认为是中国戏曲界的顶尖演员之一时,陈素真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人格,被列入其中。这一荣誉背后,是河南省文化部门领导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以及对于她所代表的豫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视。
然而,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常香玉先生被冠以“豫剧皇后”的称号,而这份荣誉甚至被刊登于《人民日报》上。这让许多懂行的人感到难以接受,因为早在那个时代,陈素真的名字已经响彻云霄,被观众广泛认同为“ 象征着豫剧最高境界”的艺术家。她不仅是首位录制唱片的人选,而且还曾经接受上海百代公司主动邀请进行西餐会晤,再次证明了她的地位和影响力。
尽管如此,一些文人依然无法放下嫉妒之心,即使是在陈素真去世之后,他们也未能表现出敬意,只有少数几位真正理解并尊敬她的朋友们,如崔兰田等,对她表示了哀悼。正如赵峥老师回忆,那些年轻演员和戏迷都前往郑州吊唁,但没有一个来自同辈的大师级人物参与致祭,这或许也是对比他人风度与才华的一个隐喻。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些真正了解并尊敬 陈素真的艺人的珍贵。而现在,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提起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将陈素真放在第一位,因为那是历史、社会以及芸芸众生的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