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吧的某个帖子中,我大胆地提出“六大名旦排名,我说两句”,结果意外地引起了戏迷们的热烈讨论,点击率迅速飙升至1200多次。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随口一句话——陈素真第一、桑振君第二或第三——却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支持我的意见,而有的人则认为不应轻易比较。见到有人称我“疯子”,我心中有些惧怕,因为这让我意识到网上的言论可能会带来不愉快。尽管电脑屏幕与现实世界隔离,但我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安。
河南戏曲界争议最为激烈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陈素真和常香玉谁更是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都被主流观点所牵引,不自觉地追随他人的看法而非独立思考。常香玉,这位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极大的历史性人物,她对豫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抗美援朝时捐出自己的名字创立“香玉剧社”开始,就一直是河南戏曲代表人物。此后,她还获得了前无古人的荣誉——人民艺术家,这无疑是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上达到了顶峰。但这些成就仅仅体现了她的影响力,并不能完全衡量她在艺术水平方面是否真的站在第一位置。
同样,对于河南戏曲界,常香玉是否真正占据第一个位置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陈素真和常香玉之间谁高谁低早已有定论,但许多人依然遵循着主流意见。这让人感到有些好笑,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评价标准,不要单纯停留在表面层面,而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演员的独特之处和才华。
回到常香玉本身,她作为一名艺人,其唱腔清晰、咬字准确,同时又能够保持唱腔的流畅性。她的大腔大调奔放但又收敛,是河南戏曲的一个典范。在今天,大多数演员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粗犷豪放,却忽略了收敛与控制,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享受音乐本身的情感体验。而常香玉则恰恰展现出了这种平衡,使得她的演唱既能给听众带来震撼,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花含蕊(后来改名为华翰磊),解放前后的老牌豫剧名角,在去年梨园春演出《红灯记》中饰演李奶奶。这次表演虽然也很出色,但与常香玉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饰演李奶奶的人,则显得更加干巴,没有深情,只停留在表面的表现上。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节处理,让人们忘记自己是在观看表演,而是仿佛置身其中,与故事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共鸣。
为了撰写这篇短文,我甚至不得不搜索京剧《红灯记》,并认真聆听那位京剧 演员的声音。当听完之后,与常香玉相比,无论如何都不觉得那样的表达足以匹敌她那种天籁般的声音,那种情绪传递,那种技巧运用,都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