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的文学史上,刘子翚(1101~1147)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并因疾辞归武夷山,专心于讲学和研究《周易》,其弟子朱熹曾经从他学习。刘子翚著有《屏山集》,并被后世尊称为屏山先生。
他的诗文作品富含深邃的哲理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相得益彰。他不仅擅长写作,还对书画亦有造诣,其诗文风格多变,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刘子翚一生的简要介绍,以及一些其诗文选编:
生平简介:
刘子翚出生于建州崇安(今属福建),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
他是刘韐子的儿子,兄弟中还有一个弟弟叫刘子羽。
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全身心投入到讲学和研究中,对《周易》尤为精通。
朱熹曾经从他学习,这也证明了他的学术地位。
选编作品:
《汴京纪事二十首》
《论俗十二首》
《选拔由亲卫》
《旧闻通印名》
《代木收奇干》
防江行五首
祷雨蟹泉
平沙月转旌旗影
这些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自然美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与反思,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刘子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文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