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湘南学院科研处的周少奇在微生物世界中寻找清洁水源的英雄

0

我突破了生物脱氮研究的国际难题,推动了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催生了奇妙反应,我则从中解锁了治理水污染的密码。在2019年贵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20多年的科研成果。我是一名跨学科科研工作者,从化工机械到工程力学,再到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我横跨这些专业,成为我国发酵工程学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

我的研究方向转向环境工程,在香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时,我从环境污染与治理开始学习,一边看教材,一边做实验。80年代初期,当我注意到工业化进程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时,我决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我发现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创新思路。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我发现它们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快速繁殖,并且可以将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这启发我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

我的工作遭遇了一些挑战,但没有阻止我前进。我主动与设计院和企业合作,将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区。这项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为贵州省贡献了一份力量。我认为,科技创新的链条包括理论创新、原理创新、工艺改进、设备研制等环节,只有打通这整个链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成果转化。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大地才是我们的实验室,而不是书本或实验室里的玻璃管。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