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四八年,我随父母迁居香港,开启了我在京剧世界中的新篇章。一九七四年,我选择迁往加拿大,这里成为了我新的生活与艺术探索的舞台。在一九六八年,我在香港与几位京剧票友共同创立了“沪社”,这是我们首个自办的京剧票房。与当时的票友们合作,我们公演了《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等经典剧目。在那段时间内,我扮演过杨宗保、吕布等小生角色,并且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我们开始将票赠送给社区成员和学校,以此推广京剧文化。
后来,当我移民多伦多后,一九七五年我又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名为“多伦多国剧社”的组织。第二年的春天,我们正式对外演出,首秀依然是《二进宫》、《草桥关》以及《武家坡》。当时,“国剧社”资源匮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我不得不亲自动手,从裁剪龙袍到用颜料画金龙,每一件戏服都是我的心血结晶。而头盔、朝靴、髯口这些装饰也都是由我的双手打造。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才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家的辛酸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