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京剧武生,以其精湛的武技和深厚的戏路著称。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一位著名的清末武花脸演员,为他树立了艺术上的楷模。李万春自幼随父学习京剧,并受教于多位杰出的老师,如徐德增、于德智等。在上海,他开始以“客串李”为艺名,在荀慧生的《三戏白牡丹》中初次登台。
随后,他在父亲的带领下,一家人迁居北京,并加入了斌庆社。在那里,他迅速成长为一位受欢迎的童伶奇才,被誉为“童伶”。他不仅在文戏方面得到余叔岩和梅兰芳的指导,在武戏方面则得到了杨小楼和马连良的传授。他还与王鸣咏共同排演了一些独特新剧目,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等。
1958年,李万春被错误地划定为“右派”,但这一错误很快被纠正。1966年,他回到北京后,再次受到批斗,但1979年,他恢复了他的艺术活动,并继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在1981年的《白马坡》中与赵松樵合演,以及1982年的《平贵别窑》中的表演。
1983年,李万春前往香港探亲并与五弟会面,同时在新光戏院上演了一些经典作品。直到1985年8月,他仍然活跃于舞台上,用他的才华和热情向观众展示了京剧艺术的大无穷魅力。在那一年底,即9月14日,李万春因肝硬化去世,但他的遗作依然激励着新的一代京剧爱好者,而他的回忆录也成为研究这位伟大的京剧艺术家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