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于毅王佩瑜唱京剧武林传说李万春的传奇演绎

0

李万春,京剧武生,以其卓越的演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京剧界享有盛名。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其父亲李永利是清末著名的武花脸演员。李万春自幼随父母迁居上海,并在家中学习戏曲技艺。此外,他还接受了徐德增、于德智、崔凤鸣等老师的指导。

七岁时,李万春便在荀慧生的《三戏白牡丹》中首次登台,他以“客串李”为艺名,与师兄蓝月春合作表演五子夺魁。在此之后,他随父在班中借台演出,并在各地巡回演出,使他小有名气。

随着年龄增长,李万春不断向更多优秀的老师学习。他从杨瑞亭学《战马超》、《战冀州》,从张德禄学《潞安州》、《汤怀自刎》、《驱车战将》,并且受到马连良青睐,从他学习了《南阳关》、《打棍出箱》的精彩武技。此外,他还受教于应宝莲掌握了老旦戏中的武技,如《目莲救母》的接叉、摔踝子及高台摔落。

1923年9月,李万春与俞振庭搭班赴北京,当时他仅12岁,但即使如此,他文唱、武打都技熟艺精,被誉为“童伶奇才”。后来,他又受到余叔岩提携,在余氏之房内生活并收认为义子。他的名字由赵安伯所取意在“万古长春”。

1931年,李万春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永春社,并成为主角。在此期间,他不仅继续传统戏曲,还创作了一些独有的新剧目,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等。1936年,一部黑白有声京剧影片——《林冲夜奔》的拍摄,为他的事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1957年,因政治原因,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但这一经历并未阻止他继续追求艺术。他晚年的工作包括与吴素秋和姜铁麟共同建立北京京剧院二团,以及对后来的几代京剧演员进行指导和培养。

1985年9月11日,由于肝硬化病情恶化,不幸去世,但他的贡献仍被广泛纪念。他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多种版本的《武松打虎》,以及一些独具特色的角色,如黄天霸和猴王美猴王。此外,《佟家坞》、《阴阳鱼》(两个都是独立创作)也成为了其代表性作品之一。这位伟大的京剧艺术家的遗产至今仍激励着众多艺术家前行。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