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完,1554—1621年间的一位明朝官员,他的字是子醇,出生于四川广安。1586年,他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进士的称号,这是一项极为荣耀的成就。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被选为庶吉士,并迅速晋升为兵科给事中,在这个职位上他展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直言不讳。他连续提出了多篇关于国家大事的奏折,其中许多建议得到了采纳。
随后他又担任户科都给事中,在这段时间里,他主张实施节约开支和提高效率,以确保国家财政状况良好。他的这些努力对后来备战备荒起到了积极作用。
1592年,当朝廷再次考虑与日本进行封贡贸易时,王德完提出了一番深刻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真的要进行封贡,那么必将带来大量商品流入国内,从而可能导致经济问题;反之,如果贸易停止,也同样会造成损失。这一观点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但最终没有实施封贡。
然而,不幸的是,王德完在一次针对宫廷内部问题的奏折中触犯了当时皇帝神宗的逆鳞,最终被下狱并除名。但是在光宗即位之后,他被召回担任太常少卿一职。在天启年间,他进一步提升至户部左侍郎这一高级官职,最终在该职位上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