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宋国公室后裔,其先祖可追溯至宋国第十一代君主宋戴公,故为庄姓之始祖。出生于宋国蒙地,以才学富有而闻名。曾任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世。虽仕途一瞬,但未有深投,不久即弃官隐居。
其学问渊博,游历四方,对时流各派皆有研究与批判。在楚威王闻其才高,遣使赍金请为相时,庄子以讽刺语辞谢:“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见祭祀牛犒养几年,用锦绣装饰,却又牵入太庙当祭品。当此之时,它愿作小猪免宰割亦难得。你速去勿辱我,我宁如乌龟泥塘自乐,不受一国君约束,一生不事官职,让我永远自由快乐。”其学不可轻视,而要本归老子言焉。故著书十余万言,大多寓意深刻。
庄子因崇尚自由拒楚威王聘,并厌倦仕途隐居著书,为先秦道家代表之一,被后世尊称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在诸侯争霸混战的时代,他却选择独立思考,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潜心研究道学。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将“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于天然的“道”、“我”合一,是他思想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