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东汉之音范梈的故事与荣耀

0

在那个风起云涌、变法施行的东汉末年,一个名叫范梈的人,在他的生平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的名字,如同一阵清风,轻柔而又不容忽视。

范梈出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的1272年,他的父亲早逝,母亲熊氏为了培养他,不另嫁人。少聪颖过目成诵,善诗能文,是当时的一位才子。在大德十一年(1307),他作客京师,被朝臣推荐为左卫教授,再次迁任翰林院编修官。他以廉洁自守,在任期间,不畏风寒瘴疠巡历偏远地区,为百姓疾苦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

然而,他最大的悲剧是无法侍奉病重的母亲,最终因母亲去世而抑郁成疾。天历二年(1329),他被任命为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但因为母亲病重,他拒绝赴任回到家乡清江。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最终在次年的10月也随着抑郁症状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活了59岁。

尽管生命短暂,但范梈留下的作品却是丰富多彩。他善于古体诗歌,以颜延年、谢灵运为师,其诗多趣高妙,冲淡闲远,与时俱进。他还著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有人争议说范梈应该是恩施人,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位正直、才华横溢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他的生活和作品都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探讨,以及对于个人品格和艺术追求的坚持。

如同那首《掘冢歌》,它捕捉到了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主题:“昨日旧冢掘,今朝新冢成。冢前两翁仲,送旧还迎新。”这样的句子,如同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让我们在面对变化的时候,也能够保持一份宁静和勇气。而另一首《王氏能远楼》,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这些词语,如同一股清泉,将我们带回那个时代,那个年代里的一位文学巨匠——范梈。当我们读完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片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而我们的故事,也许就隐藏在其中的一个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