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那些事儿中讲了什么原来袁崇焕是阉党余孽

0

阎崇年对袁崇焕的评价颇高,将他塑造为正义、正气的化身,称赞其“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认为这些品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然而,历史记录却揭示出袁崇焕与奸臣魏忠贤之间复杂纠葛,他不仅私下与魏忠贤交往,还参与修建魏忠贤生祠,并且被指控认魏忠贤为干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反问:如何能将袁崇焕描绘成拥有“浩然正气”的人物?要厘清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袁崇焕与阉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启帝上谕中的具体内容。

在天启帝的一道上谕中,明确指出 袁崇焕在议和过程中所犯错误,这一错误导致朝廷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被迫接受后金提出的条件。这种情况下的辞职,并非全无过错,而是基于自身失误。更有趣的是,霍维华这位曾被誉为阉党中坚分子的官员,在事后竟然要求将自己的荫功让给袁崇焕,这种行为显得既矛盾又可疑。

《明史》试图通过简化并曲解历史事件来保护袁崇焕形象,但实际上,他们对于霍维华让荫于袁的事实处理得非常含糊,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明史》还暗示说因为霍维华让荫,所以天启帝拒绝了他的请求。这一点与《明熹宗实录》的记载相悖,其中提到天启帝本人对此事表示不满:“霍维华何得移荫市德,好生不谙事体。”这种直接冲突暴露了《明史》的篡改之处。

同时,《明史》也试图淡化早期间接证据,即在“宁锦大战”之前,有迹象显示两人关系密切,比如请修魏忠贤生祠等行为。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重要线索,用以证明他们之间存在较深层次的情感或利益联系。

因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不应简单地接受官方记载或某个特定版本,而应该透过现存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