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以勤勉、严父著称,他不仅自视为最负责任的君主,而且特别重视以儒家思想教育子女。《明史》记载,明初对教师的选用极为谨慎,即使是宋濂这样的知名学者也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而诸王傅亦需经过严格筛选。此外,朱元璋还亲自带领诸皇子下乡,让他们接触农村生活和劳动,这些经历旨在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他曾说:“吾创业之不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儿子们了解国家创立之艰辛。
朱元璋还有多种方式来培养他的继承人,比如命内侍制草鞋,让皇子们体验到平民的生活。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后来的“反腐防变”。晚年,他向儿子们坦白自己如何维持清廉,不滥用权力,也没有宠爱妃嫔过度,并且在处理政事时充分考虑众人的意见。他坚持每天早出晚归,不敢懈怠,因为他深知保持这一点至关重要。
然而,这份完美的形象并非全无争议,但一方面是夸张,一方面则真实反映了他的努力。尽管如此,在位三十一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标准,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政策都保持着审慎态度。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父亲和好榜样,使得帝国能够长久稳定。但遗憾的是,他未能意识到道德操守面临的巨大挑战,即帝制极权所带来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