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商鞅河南名人中国历史朝代详细表中的杰出人物

0

商鞅:战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公孙氏,卫国人。他的变法措施在秦国推行后,使其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被誉为“商鞅变法”。他对秦国的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及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严厉的法律。经济上,他提倡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扩展疆域,被赐予十五邑,并被尊称为“商君”。

早年生活

出身于卫国公族,有学者认为他可能是卫国都城帝丘的人,但该地名存异议。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对李悝和吴起有深刻影响。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并侍奉魏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变法历程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决定实行变法,但因害怕国内贵族反对而犹豫不决。在甘龙等旧贵族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商鞅针锋相对地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准备。

第一次变法

《垦草令》的颁布标志着全面变革的开始,其主要内容包括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以及重塑社会价值观。此后,在左庶长职位上,商鞅继续推动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其中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明令军功赏罚制度、新爵制建立以及私斗严惩等。

第二次变法

随着咸阳新都建设完成,秦孝公命商鞅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革,这一阶段涉及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私有土地与买卖政策,以及县级行政单位设立等。

兵败被杀

尽管在秦孝公去世后,他成功地通过自己的政策使得秦国变得强大,但由于与贵族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被诬陷谋反并遭到处决。然而,即便如此,他留下的思想和成就仍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个人作品与评价

《汉书·艺文志》记载 商鞅著有《商君》29篇,《汉书·艺文志》还记载有《神农》二十篇,而颜师古引刘向所述则认为此书疑为李悝和商鞅所著。此外,《太史公自序》赞扬:“鞅去卫适 Qin能明其术, 强霸孝 公。”桑弘羊评价:“昔日 商君起布衣, 自魏入 Qin, 期年而相之, 革 法 明 教... 故兵动而地割, 兵休 而 国富... 功如丘山.”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