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襄王:以“术”治国的智者
在中国历史上,韩襄王是韩国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统治期间,展现出了独到的治国智慧和策略。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盟于晋。这一年,秦军攻占了韩国的宜阳,并斩首六万人。《史记》中记载,在襄王五年的岁月里,秦军再次侵扰韩境,将宜阳从其手中夺走。
随后几年内,秦与韩之间不断发生冲突。襄王九年时,秦军又一次入侵取走了武遂地区。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太子婴被迫朝见秦国并归来,再加上楚国对公子咎、公子虮虱争夺太子的支持,使得国内外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然而,在这场政治风浪中,有一位名叫苏代的人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他建议公子咎利用楚国对他质子的关心,以及他们即将到达方城附近的大量兵力来自己的利益。他建议让楚王在方城附近修建一个庞大的都城,这样当汉军发动救援时,无疑能够得到充分准备,从而顺利地把持局面,最终实现自己的野心。
此计果然大获成功。在楚军围困雍氏之际,当公子咎请求帮助时,他用这个计谋说服了齐、魏两家的君主共同出兵反击,但最终还是被迫求助于秦国。尽管如此,这也证明了他的智谋和应变能力,是那个时代少数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之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位名为甘茂的人曾经与昭鱼相遇,他们讨论着收玺的事情,其背后的目的令人怀疑。此事不仅表明当时的诸侯间存在着各种秘密协议,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复杂的情形。
最后,在韓國歷史上的這個轉折點上,以「術」來治國成為了一種獨特的風格,而韓襄王則因為他的智慧與計謀,被後世評價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