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国学机启智刘禹锡的诗韵与思想

0

刘禹锡,唐代的文学大师与哲学思想家,他的字是梦得,出生于洛阳,但他的家族原籍在中山,那里如今就是河北定县。他的祖先刘亮曾跟随魏孝文帝迁移到洛阳,并且改变了汉姓。由于避免安史之乱,刘禹锡的父亲刘绪带领着全族搬到了嘉兴,这个地方现在是浙江的一部分。

刘禹锡在嘉兴长大,在19岁左右的时候离开家乡去长安学习。他很快就考上了进士,然后又一次取得了宏词科的成绩。在贞元九年,他和柳宗元一起获得了这一荣誉。此后不久他又考取吏部取士科,并被任命为太子校书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在贞元十六年,他加入了杜佑幕府担任重要职务,并参与了一系列讨伐徐州叛军的行动。在十八年时,他被调到渭南县担任主簿,而次年的他成了监察御史。

当顺宗登基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时,刘禹锡作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一起成为革新的核心成员,被称作“二王 刘柳”。不过,这些改革只持续了一半时间,就因为宦官和藩镇的强烈反对而失败。当顺宗退位让位于宪宗后,不久这次革新便彻底失败了,王叔文最终遭到了处决。最初,刘禹锡被降职到连州刺史,但途中的他再次被调往江陵,再次降职至朗州司马,同时还有七个人也遭到了类似的处理,被称作“八司马”。

直到元和九年的十二月,当时正值冬季寒冷,他们才得以回到首都。但就在第二年的三月,由于写下《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即将回京,这导致他们再次触怒执政者,最终他们不得不外放至连州刺史一职。而后来,又有几次这样的升降,但是宝历二年的冬天,他们终于从和州得到召唤回到洛阳。这段经历持续二十多年才告结束。

随后,大和初期(公元830年代),他担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朝廷,在那里担任同样的角色。他一踏上长安,就立刻写下《再游玄都观绝句》,展现出了无论面对多少打击,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心态。接下来,一路担当苏州、汝州、同州刺史等职位。自开成元年起(公元836年),他开始改做太子宾客兼秘书监分司东都闲职,从此以后,便一直如此,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文学领域,都表现出了极高水平。

会昌初年(公元841年),即将达到生命巅峰之际,加上了检校礼部尚书衔。这份荣誉使得世人尊称他为“四友”之一,也常常与白居易并提,因此人们习惯叫他们“诗豪”,赞美备至。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中许多传颂千古。不过,当时的人们认为最早记载其作品的是那本由自己编选出的著作——“四十通”,以及删减后的精选版——“集略”。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