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哀侯:遭俘后,情感复杂的故事始终未了
蔡哀侯,名献舞,其父是蔡宣侯,他是蔡桓侯之弟。在鲁桓公十七年的第六月丁丑日,即公元前695年,当时献舞正在陈国。随着父亲的去世,献舞被召回家国继承王位,是为蔡哀侯。他在八月癸巳日安葬了哥哥。
在他的统治期间,他联合其他四个国家共同出兵讨伐卫国,以护卫卫惠公返回。然而,在他十一年的冬天,一场意外发生。当时他和息国君主息侯都娶自陈国的女子为妻。息夫人经过其国家时,被留下与丈夫见面,但遭到了无礼对待,这激怒了息侯。
为了报复,无礼对待其姐妹的行为,息侯向楚文王提出一项计策,让楚军假装进攻自己,然后由蔡哀求援,而他们将趁机攻击,并建立战功。同年九月,在莘地的一场战斗中,楚军击败了蔡军,将蔡哀侯俘虏带到楚国。
十五年后,即鲁庄公十四年的秋天,当局势稳定下来,受尽屈辱而心怀怨恨的蔡哀侯,却在面对楚文王时赞美起他的妻子——息夫人。这次赞美触动了温柔的心弦,使得被迷惑的楚文王设宴招待并袭击息候,最终灭亡了他的人民。而那位不言语却深藏情感、经历两段婚姻生活的小小女子,她以一种坚韧不拔的心态回答:“我一个女人,不论生死,又能说什么?”她的回答似乎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性,以及对于爱与失去的一种悲凉体验。
最终,那些因人而起的情绪波澜,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动人的悲剧。而那个夏天,它给予我们关于忠诚、背叛和爱情等主题的一个难忘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