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的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位于中国北京。该基地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注于模拟和分析复杂气流环境,以支持航空航天、汽车、风电等多个行业的创新和技术发展。
傅向东:破译水稻少肥高产密码
在这片刻被疫情淹没的新闻中,一则关于傅向东团队发现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消息引起了业内人的关注。这项研究荣登《科学》杂志封面,是傅向东十多年来深耕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的一个重要成果。
傅向东,作为一名遗传学家,他对基因产生兴趣始于中学生物课。当时,他就迷上了ABO血型遗传的问题,从那时候开始,他便坚定地选择了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并师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尼克哈伯德教授,在英国留学期间深造。
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使全球作物产量翻番,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作物株高减小,对化肥不敏感,这导致氮肥利用效率下降,既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傅向东认为,要想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减少氮肥使用,就必须破解这个“绿色革命”的后续难题。
在英国期间,傅向东用实验证明了“绿色矮秆品种”氮吸收能力降低的事实。他回国后,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分子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找到了与植物氮素吸收及利用率密切相关的基因GRF4,并揭示了“绿色矮秆育种伴随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的原因。
最近几年, 傅向东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他们找到与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协同调控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DEP1,以及赤霉素和氮素协同调控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NGR5。这些研究结果为改善农作物对化肥使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为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提供可能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