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子:智破唇亡齿寒,三分晋地》
在战国初期的风云变幻中,晋国卿大夫知氏势力强悍,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然而,这颗星星并非独自闪烁,它旁边还有三家卿大夫——韩、魏、赵——各自拥有一份不容忽视的地盘。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这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紧张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
知瑶,以为自己手握重兵,便开始向韩索要土地,而韩康子则是听从了臣下的建议,将万家之邑送给了他。这一举动让知瑶更加骄傲,他开始向魏宣子索取土地,结果又被送上了万家之邑。蔡和臬狼两地,也成了他的囊中物,但赵襄子的态度却让他感到不满。
赵襄子拒绝了知瑶的勒索,这位霸道的领主愤怒至极。他率领着韩和魏的大军来到赵境,对抗赵襄子。在长达三年时间里,汾河水被引入城内,晋阳城濒临崩溃。但就在危急时刻,无恤夜会了韩、魏两家的君主。他提醒他们,如果灭掉赵,就意味着自己的命运也将随之而去,那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
这一番话,让那两个君主意识到自己的立场,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对付共同敌人——知氏。在一次激烈战斗后,他们成功击败了知氏,将其首领杀死,并瓜分了其所有领域。三家的胜利标志着“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式形成,大权由三个家族共同掌控。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一个关于智慧与联盟力量的小小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