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在金朝时期太极拳的顶头悬又是怎样的风范

0

谈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顶头悬”的含义。《十三势行功歌诀》中提到:“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也提到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不偏不倚,这些都是表达“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体现。

《内功经》中的“上提玉楼”,指的是耳后高骨,即百会穴。而形意拳中的“熊有竖项之能”和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頂竖之功”,都强调了颈项的重要性。普通拳师则教导收颌、虚领上頂。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顶头悬”是一个拳门各家共有之要点,属于身法中的问题。传统拳术要求人身天地乾坤定位,将头圆象天足方似地腰为人才;腰下松胯溜臀腰上拔背,上至百会穴下至会阴穴成身弓弓背开张之势。百会至会阴一轴上下贯穿,是身弓之弦。

要达到此身弓之势,全身上下的调整必须齐备,上有虚领顶劲下有尾闾中正,再配合含胸气贴背虚胸实少腹沉肩坠肘曲指坐腕疾步坐马全身之法就齐备了。而"頂頭懸"则是对虚领頂劅状态的描述。

然而,每个家谱对于"頂頭懸"的解释虽同,但未详细阐述其精义,以致使后来的习练者不知遵循何法为宜。而欲达"頂頭懸"境界,要先明白这三字意味着什么。在叙述方便之前,我们将从“頭”字开始论起。

根據古拳谱《易筋經·論頭》,「頭」為一身陽氣主導作用,在全身上最為重要。此處合則一身氣俱入,此處不合則一身氣俱失,因此氣結聚落點有一定位置不可不知。此說對於「頭」的作用論得甚詳細,其關鍵即是一個「合」字,也就是「頭」的位置要摆正,而這個位置,就是將百會穴置於站立時「頭」的最頂端位置,這種狀態稱為微收下顎虛領上頂,使得內氣自然流通並達到外形上的輕靈與飽滿。

而這樣的姿勢,只能通過保持頸項柔軟且動力充沛來實現,並且這種姿勢也是每個傳統武術門派都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但我們不能只停留於形式面貌,而應該深入探究它背後的意義與技巧,這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太極拳精髓的地方。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