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仁,一个在黄梅戏领域有着深厚功底的艺术家,她的旅程始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从一名演员成长为一位导演工作者。1958年,她见证了梅兰芳在安徽的一次演出,并被深深打动,那场《打焦赞》中的杨排风角色留下了她最难忘的印象。梅兰芳不仅给予了她极高的评价,还亲自指导她的化妆和挑花线技巧,这些经历让孙怀仁铭记终生。
进入黄梅剧团后,孙怀仁扮演了多种角色,不仅限于传统的花旦、刀马旦等,更包括老旦和娃娃生。她还曾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资深艺术家合作,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1980年,孙怀仁来到中国戏曲学院进行导演系进修。在那里,她系统地学习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并且积极参与自编自导自演,以及与同学们互相学习。这段经历对她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年后回归剧团,她即将港区首次公 演节目,并迅速安排排练《龙女》,最终选择马兰担任主角,再次创作并执导《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三部作品被誉为“马兰三部曲”,实际上也是孙怀仁个人的创作之路。此前作为表演出身的人物,孙怀仁在导演时特别注重理解和帮助艺人解决表达问题,使得她的作品常常能够触及观众的心灵。
退休之后,尽管她已经结束了一段辉煌的事业,但对于黄梅戏未来的思考依旧如火如荼。她坚信,要想让黄梅戏继续发展,就必须时刻记住观众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故事里的情感真实,让他们愿意踏入剧院,一坐下来,对其产生喜爱。虽然创新是必需的,但不能失去黄梅戏本有的精髓。在这个意义上,孙怀仁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道教父,又是新时代探索者,为黄梅戲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