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坤:给元素测“基因”的人,航天专家被策反的社会阴影下,科研成果出卖的悲剧。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他与同位素结缘,却是从追踪火星生命迹象开始的故事。当他在英国牛津大学时,便已将目光投向了金属稳定同位素。回国后,他加入中国地质科学院,一心致力于“脚踏实地”的地球科学工作。
他的野外探险充满挑战,如侦探一般,在深坑中寻找石块。他曾带队远赴南太平洋岛屿采样,对铬铁矿中的石块如获至宝。但离开时,他们却因为重量和炎热天气差点中暑。今年5月,他们在湖北宜昌、神农架一带完成了一次追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问题研究。
20多年来,朱祥坤一直忙于他口中“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工作,但这些基础研究成为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合会更新元素周期表的依据。这项数据来自朱祥坤等人20多年前对苏格兰西北部Lewisian古老杂岩体独居石的分析结果。
近年来,研究团队秉承创新精神,不仅建立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高精度分析技术,还开辟了矿床学新途径,为解决国家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科技支撑。对基础研究的“无用之大用”,朱祥坤坚信,只有坚持认真搞基础研究,当国家有需求时,才有可能贡献力量。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他主持6个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其中包括全球首个碳酸盐岩稀土元素精确定量部分溶解法,以及关于古海水地球化学信息和氧化事件的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此刻,这些成果正成为推进地球早期环境与生命协同演化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