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吧里,我无意中提起了一个争议话题:陈素真和常香玉谁更配为第一位的河南戏曲名人。我说陈素真应该排在首位,而桑振君或许是第二或第三。没想到,这一简单的话语引起了众多戏迷的热烈讨论,帖子点击率甚至超过了一千。
有人支持我的观点,有人则认为六大名旦都值得尊敬,不应轻易比较。然而,当我看到有人称我“疯子”,我的心情 suddenly became uneasy.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为什么我的一句话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虽然电脑屏幕后面隐藏着匿名,但这并不减少我的紧张感。如果每次上网都要承受这样的批评,我可能真的会因为过于激烈的讨论而脸色变差、身体疲惫。
关于河南戏曲界的争议,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陈素真与常香玉之间的较量。常香玉不仅是河南戏曲界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人物,而且她捐出个人号作为“香玉剧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这些都是对她的极高认可。
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代表她的艺术水平。在我看来,她的地位虽然崇高,但艺术水平是否全国第一,还需要更多专业和客观评价。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陈素真在表演上的独到之处,她的声音清晰、准确,每一次咬字,都能保持唱腔流畅自然。这一点,在河南戲曲界中,是她的一绝。而且,常香玉的大腔大调,并不是单纯地放声,更有收放自如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到既奔放又温馨。
最近,我还听到了花含蕊(华翰磊)饰演李奶奶在《红灯记》中的表演,与常香玉相比,虽然年纪更长,但是仍然带有浓厚的人物特色。而其他人的表现,则显得有些生硬,没有深入角色内心的情感渗透,使得整个场景缺乏生命力。
最后,无论如何,通过这个过程,我更加理解了豫剧这一门艺术,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