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吧里,我无意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河南戏曲界的名人排名,常香玉是否应该排在第四位?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支持陈素真为第一,有人则认为六大名旦都难以分先后。我的观点被一些人认为“疯狂”,这让我感到有些害怕。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对于河南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曾经将常香玉排在第六位,但经过再次考虑,我决定将她调整到第四位。这是因为她的演唱充满了情感和艺术价值,比如《红灯记》中的拖腔和《柳河湾》的倾情演唱,这些都展示了她独特的声音和表演技巧。
常香玉的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她能够保持唱腔的流畅性。她的大声、高调并不是单纯地高声,而是结合了收敛与放松,这正是豫剧独有的风格。在今天的大多数表演中,我们往往只看到过度放纵而缺乏深入的情感体验,而常香玉则能让我们沉醉其中,不仅听到声音,更感觉到了故事背后的深刻意义。
当然,也有其他优秀的人物,如花含蕊(华翰磊),去年在梨园春演出时饰演李奶奶,在《红灯记》中展现了一定的才华。但相比之下,常香玉更能触动人的心弦,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跟随她的歌声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为了写下这篇文章,我甚至不惜上网听京剧版的《红灯记》,与常香玉的版本进行比较。结果,那些京剧表演者虽然技术娴熟,但无法达到常香玉那样的艺术表现力。我对此感到惊讶,因为我本来以为京剧会更胜一筹,但实际上,它们似乎也无法超越豫剧这一领域内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常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