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兰玉,1928年至1983年间活跃于豫剧舞台的著名武旦演员,她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车兰玉从11岁开始在太乙班学习艺术,师承周海水和贾锁,并成为了豫剧十八兰中的重要成员。四十年代,她就已经在洛阳、西安、铜川、卢氏以及河北省肥乡豫剧团等地搭班演戏,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1954年,车兰玉加入了宜阳县豫剧团,在那里她初次担当武旦角色后,又转而饰演青衣和须生。她与丈夫徐鹏云合作,他专攻须生角色,他们共同参与了多部经典作品,如《王佐断臂》和《十五贯》。
车兰玉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大战十一国》(饰钟离春)、《黄鹤楼》(饰周瑜)、《破天门》(饰穆桂英)、《樊梨花征酉》(饰樊梨花)、《桃花庵》(饰窦氏)以及《孙安动本》(饰孙安)。
在豫剧界,“须生泰斗”周海水开办的太乙班是培养一批优秀学员的重要机构,其中以“兰”字为姓的学员被称为“豫剧十八兰”。这些女生的名字分别是毛兰花、王兰琴、刘兰玉等人,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心。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名人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但他们对 象征着当时最顶尖级别女主角们。在80年代,对 象征性的十八位女主角有了一定的共识,即毛蘭花、崔蘭田、高麗梅(即車蘭玉)、羅蘭梅、二七娘子、高麗真(即高麗梅),王蘭琴、二七娘子劉蘭玉、三彩巧(即汪三彩),周蘭鳳(即周南鳳),張藍寶及陳藍榮等人。此外还有其他说法,比如把車蘭珠放在最後面,也有說馬連芳不入其中等說法,這取決於當時的人們認知與記錄。
总之,无论如何分类或排列,这些女主角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