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五四青年奖章得主吴晨援鄂抗疫之旅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义无反顾守卫战场需要我们时必赴

0

武汉抗疫回忆:吴晨教授的科研与勇气——从检测队长到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65天的经历铸就一生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看来,这段时间是她人生中最不平凡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她带领25名队员在武汉进行了36天的检测工作,之后又待命15天,并于返京后隔离14天。这段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这是我13年科研生活中所未有的考验。”吴晨回忆说,“我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环境恶劣、人员少、物资紧缺的情况。”

2月4日,一早,中国医学科学院决定将P3车开往武汉增援检测力量。在不到72小时内,这个移动实验室就在武汉整装待命。2月7日,当东西湖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时,检测队已经准备好开始工作。

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处理样本运输、数据录入以及反应灵敏度控制等复杂过程。包括吴晨在内的大多数团队成员都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线骨干,有些人甚至曾参与过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任务。

他们迅速完成实验室建设、人员安排调配、制定检测流程指南,以及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强化防护细节。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即首批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从收治1760名患者到休舱共计用时一个月零几天,他们全程参与了这场战斗,共计2278例核酸样本被检,每次检测率都保持在99%以上。

随着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在3月7日深夜,吴晨发出了一条朋友圈:“病员清零,我们即将休整待命!”冲锋号依旧响起,但这个战役已经接近尾声。

尽管如此,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必须严守生物安全要求,以确保高效完成工作。而对于零感染这一目标,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接受采访时,她强调了传染病防控教育与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每位医学生都应该具备一定传染病防控知识,以便能够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此外,她也提到了感激之情:“我们去帮助的是英雄城市。”

现在,那些加油的声音变成了感谢的声音。16家方舱医院虽然正在关闭,但对于那些参与过的人来说,这一页历史不会轻易翻过去,因为它们代表着生命相托的情谊。而对于吴晨来说,无论未来如何,都会继续实践“科学济人道”的协和精神。这就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荣耀——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社会,用智慧抵御危机,是她终身追求的事业。不仅如此,在这样的经历中,她还赢得了五四青年奖章,这是一份无价之宝,它不仅认可了她的付出,也为她的未来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地基。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