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尧,男,1900年出生于山东莱西县,中国国籍。身高1.78米,眉清目秀,一副书生面孔。自幼随父来到大连,在西岗区东关街开了一家磨坊,从小便喜欢听武林游侠故事,其父出资送他到吴振东门下学习通背散手。
吴振东是一位河北文安人,是“少祁派”通背拳的传播者,他的技术极强,在当地武林界威震四方。他的收徒方式戏剧性十足,当韩鹏尧带着父亲来意时,只见他目露凶光,用匕首划自己大腿鲜血直流,但韩未露丝毫恐惧,被吴看中成为其学生。
练习通背散手极为艰苦,首先要练出通背皮鞭劲,然后才能练铁砂掌。每天早晚各练数小时,以至双手常常鲜血淋淋,其父花重金买药疗伤,并补充营养品。七度春夏秋冬后,韩鹏尧终于掌握了九柔一刚之技,对通背拳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
1916年,与修剑痴相遇加深对通背技艺的理解和尊敬,并在修剑痴指导下取得显著进步。在修师精心教授下,加上扎实功底,使得韩鹏尧如刀砥石,如钢淬火地完善了自己的功夫。他曾在军阀身边做侍卫,有一次护卫过程中与几个持枪之人交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脱无辜。
1922年开始在湖南国术馆任教官,不久后因打死日本浪人再次出走南方。在南方期间,他多次往返京津,一度被称为“霹雳神手”。何键邀请他吃酒时,还特邀修剑痴作为少将武术教官。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大连的通背发展自由化走下坡路,这引起了他的不满和担忧。
1960年正式收徒,但学员必须从头学习新体系。当时十几个人跟随他学练晚期五行通 backs 拳法,其中包括张云珊等人。一直到1969年,每年都回到大连隐秘教拳三四个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所传授的手法快、变化快、消失快,是与“祁家门”风格有明显区别的一种实用技术。此外,由于接触新事物较多,他思想开放,也影响到了他的教学方法,使得晚期的传承更加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