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全球零距离郑洞国的艺术探索

0

郑洞国:抗战前线的孤胆英雄

郑洞国,字桂庭,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将领。他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03年1月13日。家中有祖房十余间,田三十亩。父亲郑定琼以种田为业兼做裁缝。母亲陈英教生育子女五人, 郑洞国排行最末。

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学识和勇气,他7岁开始在父亲启蒙下读《论语》等书,并后来进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919年,他考入了石门中学,这一年他14岁,但由于对西学无知,所以学习初期颇为吃力。在那段艰难时光里,他与邻乡姑娘覃腊娥成婚,并育有一女二子,他们夫妻感情甚好。

1919年的春天,大规模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使得郑洞国更加坚定了从军之志。他不仅参与了学生们的爱国宣传,还积极清查、斗争日货。这场运动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危机,从此立下振兴国家的决心。

1921年春,湖南督军赵恒惕创办陆军讲武堂,澧州镇守使唐荣阳特设考场招收学生。当时正值湘鄂两省军阀混战之际,不料讲武堂停办,让郑洞国扫兴而归,只能重返石门中学读书。不久,他毕业后再次到磨市乡小学任教,为谋求未来发展,在1923年又考入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他的勤奋和成绩优异赢得了师长的喜爱。

1924年10月,与别人的帮助通过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并加入。在11月份提前毕业后,被派任教导一团第二营第四连党代表。此后的东征北伐历程中,他先后担任官兵、营长、团长,一路跟随东路军主力作战,以一己之力斩获敌人枪千余枝,再次立功升职至团长。

1931年夏,当广东軍阀陳濟棠通電反蒋時,其所屬第2師奉命星夜南下準備進攻廣東,此後調回南京警衛第1師第2旅第4團團長未幾,又被調回鄂豫皖蘇區與紅四方面軍作戰中的第2師任獨立旅旅長。

1933年的古北口抗战是他的一次重大行动。在这之前,由于天天忙于打内战,对同胞间互相残杀感到厌倦,有机会为国家效命疆场,每个人都激动万分。那时候,全体官兵只穿着白衬衫,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却用鲜血和生命与远远超越自己数量和火力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一系列战斗中,最著名的是南天门八昼夜血战,那里的阵地失守,让部队伤亡惨重。但是在绝望关头, 郑洞 国亲自率领部队冲锋,将士们因他的勇气而士气大增,最终击退敌人。

尽管最后古北口失守,但 郑洞 国凭借其无畏精神和卓越领导能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人物印记。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也是一位真正爱國者的象征,是我们民族永恒宝贵的人文财富之一。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