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郭子兴,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在1352年至1355年间,我与朱元璋共同奋斗,为后来的明朝王朝奠定了基础。
我的家境富裕,我结交了一些壮士。元末大乱之际,我在至正十二年起兵取得濠州,并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我们的关系日益密切。
虽然我击退了南下的元军,但与我阵营内的人,如孙德崖和赵均用等人却不断发生内争,有时甚至有暗害之事。我曾一度转向依靠朱元璋,并在其支持下,与其他豪杰分离,移驻滁州。在这期间,我将义女马氏嫁予朱元璋。
至正十五年(1355年),我病逝,其势力逐渐被朱元璋所继承。在1370年的洪武三年,我被追赠为滁阳王。
我的祖先是曹州人,而父亲郭公则以卜者的身份周游定远,为人预言祸福。他娶了一位瞎女为妻,他们生有三子,其中我是次子。当初出生时,他卜得一吉卦。我长大后养成了侠义的性格,喜欢结交朋友。随着朝政动荡不安,我倾家荡产、杀牛备酒,以此广结豪杰。
至正十二年的春天,当数千名青年聚集于濠州时,我便率领他们攻占了濠州。朱元璋前来投奔,被怀疑是一名间谍,但经过审视他的相貌不同寻常,便收他为部下并升他为十夫长。多次跟随出战,他屡立战功,使我们都对他充满信心。而且,他第二个妻子的小张夫人也指着他说:“这是一个奇人啊!”因此,将我们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他,这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的前身。
然而,与我一起起兵的还有孙德崖等四个人,每个都自称为“帅”,互不相让。这四个人刚烈而鲁莽,不断打劫抢掠,而我们则逐渐背离他们,最终失去了他们的心。但当徐州守帅彭大和赵均用投奔我们时,我们虽然内部不统一,但最终排除了过去的恩怨,一同抵抗外敌直到城围解除。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内部矛盾依旧未能完全解决。不久之后,彭大的儿子彭早住统领父亲留下的部队,而赵均用的行为越发专横致命,一度企图加害于我。我因为这些事情深感抑郁,最终在病中去世,被葬于滁阳,并由太祖亲手刻碑纪念我的事迹。此外,还有一段关于追封给我爵位以及庙宇祀典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那些声称是我后代的人,所以最后并未得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