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珠,京剧武旦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京剧界留下了璀璨的足迹。他的祖籍在天津,但生于北京的一条河泊厂,这个渔行家庭养育了他最初对戏曲世界的兴趣。在1930年,他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班学生,开始学习老生、小生技巧。当时老师们认为他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动作敏捷干净,因此决定让他专攻武旦。
在校期间,他接受了多位名师的指导,其中包括张善亭、朱玉康等,他们教授了他跷功、出手和武打技巧。此外,阎岚秋、朱桂芳等老师还教给了他《打青龙》、《金山寺》、《扈家庄》等经典剧目。而王瑶卿、梅兰芳、高宗瀚以及程砚秋都对他的演艺事业给予支持与指导。
皇天不负有心人,宋德珠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不断学习,不断崛起,最终被选为“四小名旦”之一。他创新的表演风格融合体操与中外舞蹈造型美,为京剧增添了一抹现代感。他的每一场表演都充满活力,如同孔雀开屏般稳健大方,如鹰击长空般矫健敏捷,再如鸟儿展翅飞翔那样美丽。
1960年,他加入了河北省京昆剧团,并在1972年调任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安荣卿和王丽君。这两位都是受到了宋德珠影响而成才的人物。在河北一带,无论是旦角还是老生、小生或是武生的角色,都无法避免受到宋派艺术的吸引和影响。
1980年,宋德珠担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但就在1984年,由于患上了咽喉癌,他在北京病逝,只留下66岁的人寿命。尽管时间过短,但他的贡献依然令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