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初期,忽必烈与兄长阿里不哥争夺皇位,这场内战持续了多年,给元朝带来了极大的动荡。
忽必烈利用其在蒙古军中的影响力,以及来自南宋和其他地区的支持,最终在1260年的上都(今北京)召开了一次会议,宣布自己为新一任的大汗。
阿里不哥则在1259年自立为帝,在山西、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得到一些地方军阀的支持。这导致了元朝国内出现分裂状态,一部分人忠于忽必烈,而另一部分则拥护阿里不哥。
忽必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消除兄弟间的对抗,还必须解决国家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整顿税收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等,以此来稳定民心和经济。
最终,在1267年的战争中,忽必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将阿里不哥及其支持者击败,从而彻底结束了这场内战。他随后将首都迁移到大都(今北京),并继续推行他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为元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