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让爱好者们欣喜若狂,也为学习和研究豫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牛得草,这位豫剧丑角的故事,他是如何在艺术道路上走过来的。
1947年,牛得草(原名牛俊国)在开封和平剧社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在这里,他10岁学戏,拜师李小顺,专攻文丑。后来,又从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人那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他融会贯通各种技巧,自成一派,在“官丑”方面尤其有着深厚的造诣。
牛得草的代表作包括《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以及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又称《七品芝麻官》)。1979年,这部作品晋京演出,并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这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水平,还证明了他对戏曲事业的承诺与投入。
该剧还被拍摄成电影,并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的“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香港《大公报》的赞誉更是让他扬名中外,被誉为“东方的卓别林”。
解放后的中国,爱看丑角戏的人如数家珍,其中就有一个叫李春芳老人的名字。她曾经看过牛俊国表演,说:“你演得这个丑角,没有一点俗气,看完我心里都舒坦。”当时,他还没有取艺名,而是在李老人的建议下,最终定下了自己现在的艺名——牛得草。
这一名称背后,是对艰苦奋斗生活的一种象征。正如字面所示,“得到了一片青山绿水”,能够负重前行,无论是辛勤耕作还是坚持工作,都能展现出一种韧性。而对于一介书生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让人们感受到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随着时间流逝,牛得草的事迹也逐渐传唱开来。在鹤壁市豫剧团担任副团长、团长期间,他致力于推动豫剧艺术发展,对新一代表演者进行指导,同时也是中国戏曲界的一员。他参与过多次重要活动,为人民服务而努力,一直到1998年的5月30日去世,当时已经是一个65岁的人寿终止,但留下的足迹依然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免费下载河南豫剧全集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以及它那些伟大的表演者,如同探索历史一样,每一次回顾都能发现新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