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明朝山东诸城人,进士出身。曾任户部主事、右参议,东林党重要成员前首辅叶向高的支持者,因轻视大敌、好谩语而闻名。
萨尔浒大战后,明廷重新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由于熊是楚党,并与首辅方从哲互相扶持,许多东林党人(尤其是兵部尚书张鹤鸣)不喜欢他。东林上台后,便推荐了袁应泰取代他。不料袁大败。辽东失陷,此时只有王化贞能坚守广宁,一时名声大振。
熊廷弼官复原职,东林党人就推荐王化贞当辽东巡抚。他力图恢复辽东,但行事急躁,与老成的熊廷弼矛盾重重。他任用毛文龙游击敌后,又招募辽民组建广宁军,在辽河沿岸设定六营,每营设参将一人、守备二人、划规地盘。
然而,他认为准备已经十分充分,就号称要“一举荡平辽東”。建州进犯明军桥头堡西平堡时,他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调出广宁、大凌河的大军去攻打后金军队。双方战于平阳桥(今黑山县南),孙得功和鲍承甫交锋即行叛变,而刘渠、祁秉忠战死,大凌河守将罗一贵殒国。大凌河之战中10万余人的残余明军遭到伏击,全数被杀。此刻明军全线崩溃。
王化贞这时还在广宁城中整理文书,被江朝栋等排闼而入,大喊:“事急矣,请公速走”。王化贞放弃广宁逃亡,在途中遇到熊廷弼,大哭,对其质问:“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王化贞羞愧难当。最后,他退至山海关,与其他遗臣一起被迫投靠魏忠贤,以揭露东林“贪污辽東軍饷”罪名,再次受到赏识。在崇祯五年,被斩首示惩。
此事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故事,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派系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待失利者的残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