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铁铉被朱棣凌迟处死,留下貌若天仙的女儿铁秀英。数年后,一位俊雅公子来寻找铁秀英,他们相拥而泣。原来,这公子是方志翔,他与铁秀英青梅竹马,是世交邻居间最好的友情。
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便急切地削藩事宜,不料激怒了朱棣。靖难之役爆发,朱棣南下大军进攻,而李景隆却因其愚蠢导致败退。一路逃至济南府时,37岁的山东参政铁铉挺身而出组织抵抗。在他的坚守下,朱棣无功而返。
这段对峙让朱棣气愤不已,但他也感到压力。他命部将送降书入城,却被铁铉以《周公辅成王论》回敬。这明示暗喻,让朱棣恼怒更甚。他决心用一切手段取胜,最终在三个月后,用黄河水攻城,但仍未能克服济南。
就在此刻,一名老者诈降,以取得信任,然后引导敌军陷阱中。在千斤重闸门落下的那一刻,大量士兵丧生,只有朱棣幸免于难,但战马却被分割。这次惨败让他痛骂铁铉,并决定亲自讨伐。但当他到达城门口时,被千斤重闸门所困,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最后,在一次炮击中,将帝画像挂在城墙上,使得辗转反侧的战事告一段落。尽管如此,由于连续失败和内忧外患,最终建文帝沦为阶下囚,而靖难之役中的英雄们,也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
然而,这个故事并非结束,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忠臣和他的女儿如何面对权力的残酷。而这个忠臣——鐵銮最終遇害後,其家族遭受极大的苦難:父母被流放、长子充军、次子贬官妻女则成了教坊司妓女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那14岁的小女孩鉄秀英,因母亲去世而选择自缢,却因为及时救治保住了一条性命。她随后成为了教坊司里的一名女子,她的心灵深处依然怀念着父亲和家人。
直到有一天,一位富有的贵族发现了她,并决定赎她出来。不久之后,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去,并开始重新塑造自己。她通过学习棋、琴、书、画变得才华横溢,即使如此,她依旧保持着一种沉默和孤独,因为她知道,无论多么成功,她都无法摆脱她的身份这一宿命般的地位。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曾经一起玩耍长大的朋友方志翔,也就是方孝孺的孙子。他们之间复古的情谊再度绽放,他们共同度过了艰苦卓绝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