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战国时期的一位杰出改革家和军事家,他出身于卫国的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原名为卫鞅或公孙鞅。后来他被封在商地,所以人们称呼他为商鞅。在他的两次变法中(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他不仅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还规定了统一度量衡,并且革新了戎狄的旧习俗,如禁止父子兄弟同住一室等。
除了这些,商鞅还是一位卓越的将领,他不仅是国家之才,也是军队之宝。他所取得的成就使得秦国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韩非子曾赞誉道:“举法明教,秦治。”西汉时期的桑弘羊则评价说:“功如丘山,名传后世。”王安石在其诗中也对商鞅有着高度评价:“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商鞅留下的深远影响。他关于统一度量衡制度以及其他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此外,与他的名字相关联的一些历史话题,如古代十大酷刑、河西之战,以及井田制等,都反映出了他作为一个多面手的大格局。无疑,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他的敬仰与认可,是通过时间考验后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