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吗?历史随心看小编将为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据说,刘伯温在临终前,让儿子送给朱元璋两样东西:一本泛黄的书、一筐新鲜的鱼。这两样东西似乎微不足道,却背后藏着深远的含义。
刘伯温,被誉为“明朝第一文臣”,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生于1311年,本名刘基,是官宦人家出身,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本人也异常聪颖。在元朝末年,他高悬科举进士,但因汉人身份受限,未能施展才华,最终辞官归隐。
然而,当天下大乱时,朱元璋从乞丐变成割据一方的霸主,但他缺乏优秀的谋士。1360年,他派手下请四位先生,其中只有刘伯温不出山,直到朱元璋亲自拜访。之后,刘伯温成为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在他的计策下,朱元璋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在夺得天下的后期,朱元璋对待刘伯温变得谨慎许多,即使功劳巨大,也只封他为低等爵位。这或许与一个故事有关。那一年,一早间,有内侍传来消息,说有客人到,大殿里吃烧饼的是朱元璋。他突然想测试一下这位神机妙算的人,便让内侍告知:“我这碗里是什么?” 刘伯温直接回应:“是烧饼。” 令朱惊讶的是,这个答案竟然准确无误,这便是《烧饼歌》的由来,那首诗预言了明朝百年的命运。
但即便如此,对于这样能够洞察未来的人物,自然难以全盘信任。之后,便多了一份忌惮。而到了1375年,当病重之际,他让儿子送给朱赠两样东西:一本泛黄旧书、一筐死鱼。17年后,才有人明白其中寓意。一本旧书是希望他顾念往昔付出的努力及家族安全;而那筐死鱼,则是一种警示,不要把所有孩子都聚集在城内,以免引发争斗,而应该分封各地,使各方安宁。
若能更早领会这些暗示,或许明朝就不会走向悲剧。但现实却如此,我们只能感叹,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改变宿命。此乃真理,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