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霍金少年时期的学习似乎并不出色,他直到后来才学会阅读,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从不名列前茅。老师们评价他作业“杂乱无章”,几乎放弃了对他的期望,而同学们则视他为嘲笑的对象,甚至用爱因斯坦这个外号轻蔑地称呼他。
然而,这位被低估的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12岁时,一群同学以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会有所作为。然而,这个预言并未实现。多年后,当那个不起眼的孩子成为了物理学界的一位巨匠时,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轻视过他的行为和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霍金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浓厚兴趣。他喜欢拆解物品,以探究它们是如何运作的,但在重组它们的时候却感到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他父母并没有因此责备他,而是鼓励了他的好奇心,让父亲担任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教练”。
到了13岁左右,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充满热情,即使中学中的物理课内容简单而乏味,也无法阻挡他的好奇心。他认为这门科学是基础,是解决人类存在与目的问题的关键。在此之后,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之旅。这段经历最终成为了一场转折点,使得一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成长为世界顶尖科学家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