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的皇帝是忽必烈的后裔,自称为大元国王,是蒙古帝国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政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元逐渐衰落,其领土缩小,最终在14世纪中叶被明朝所取代。
明朝建立于1368年,由朱元璋领导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夺得了对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朱元璋自立为帝,并以“洪武”为年号,以区别于前任蒙古皇帝使用的“至正”年号,从而标志着明朝的正式开始。
明朝确立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制度,如科举考试、八股文等,这些制度极大地巩固了其对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控制,同时也促进了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历史学家们看来,明朝虽然有着强大的实力,但它并非没有问题。在内政方面,它严格控制信息流通,使得异己难以崛起;但同时,也限制了社会自由和创新精神。而外交上则面临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如与东亚其他国家之间频繁的小规模战争,以及对欧洲探险者入侵的问题。
当然,在国际关系上,对于是否承认某一政权之正统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些反抗蒙古统治的人来说,即使是在遭受战乱破坏后的混乱局势下,他们也可能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提供秩序和稳定的新兴力量,而这些力量往往就是后来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