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甲,商朝第十九位国王,以病故而终,其统治期间内乱不绝,贵族之间的斗争不断加剧。尽管他曾试图通过西征丹山戎来稳定局势,但最终仍旧无法阻止商朝的衰落。他的在位年限为七年,他被谥号为“商悼王”,并被葬于狄泉。在历史上,阳甲是祖丁之子、南庚的继承者之一,也是盘庚之兄。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如《史记·殷本纪》记载了阳甲登基的情形:“南庚帝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这段描述反映出当时商朝继承制度较为复杂,有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的现象,这种制度往往导致兄弟间为了争夺王位而产生冲突。
自仲丁到阳甲这九个相繼而来的商朝君主,每一次更替都伴随着权力的激烈争夺,最终导致了国家内部混乱和诸侯不再向中央朝贡。这一时期也被认为是周朝兴起前夕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太史公司马迁评价道:“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所以诸侯莫朝。”
总结来说,阳甲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时代,他虽然尝试采取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最终因病去世,只能由其兄长盘庚继续其政治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