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张至正道长陕西天竺山一代高道犹如国学教育的栋梁立于文化之巅

0

张至正道长,陕西天竺山一代高道,犹如国学教育的栋梁,立于文化之巅。他的修行路上,不仅有着对道教理论、医学、内丹养生学等领域深入研究的痕迹,更有着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烙印。他在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接受吴道长的传承,在那里,他通过白昼劳作与夜晚苦读的日子,逐渐掌握了修道原理和经典中的玄妙。

为了促进天竺山道教之隆盛、发展,张至正带领众多修士们一起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他们先后修复了铁瓦殿和云盖观,并在人迹罕见的地方创建了一座崭新的双峰观,这是今天所说的“双峰观”,又名“铁钟坪”。历时十多年时间,他先后在此创殿堂八座,塑神像叨余尊,建有房屋100多间,住观道士100来人,是天竺山有史以来最大的道观。

张至正不仅精通医术,还能治愈各种疾病,无论贫富贵贱都没有条件区别地为民服务。在他看来,为达成仙境,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好的人。因此,他重视清修和奉戒,将这作为修炼之阶梯,以此培养内心较好的品质。

1956年,他以商洛地区代表身份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并被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1937年军转战商洛时,他曾协助保护力量,为避免清剿,将李先念同志隐蔽在双峰观,以西的月亮洞中半月之久。此举结下了他与李先念之间深厚友谊。

然而,由于接待并救助八路军,一度遭受屈辱,但张至正始终未表现出怨言,只是在临终前告诫人们:“作为一个宗师首先应该爱国,然后才能谈得上爱教。”这几句话体现了他一片爱国赤诚。随后的岁月里,由于政策变动,被错误定性而关押16年,但这一切都未能改变他对信仰和祖国忠诚不移的情感。在监狱中,他更是将内丹练习提升到了新高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实时,其错案得到了平反。他那种虔诚信仰、热爱国家与敬畏教义的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追求真理者应学习的一面镜子。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