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开国之君姬发,自十五岁即生下武王。武王登基后,任用姜子牙为相,以弟周公旦、召公奭为辅助,进一步巩固内政,加强军力,使国力日益雄厚。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大会诸侯,共有800个诸侯参加,一起进行伐商演习。在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因长期征战东南夷而使商朝疲惫不堪。武王见时机成熟,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以300辆战车、三千虎贲和四万五千甲士进攻朝歌,在牧野大败商军后攻入朝歌。随后,在鹿台将商纣王斩杀,并代表灭亡了殷商,将其称作“武王克殷”。建立新朝并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他追封父亲为文王,并分封诸侯。
牧野之战,也被称作“武王伐纣”,是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发生的关键决战。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讨西北的黎民,再平息东南夷,但他的穷兵黩武行为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失败和商朝的灭亡。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之后几百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卷四〈周本纪〉记载了这一事件:当帝纣听到武王来犯,就调动七十万大军对抗。但是,这些士兵并没有真正的战斗意志,只想早点让武 王进入宫殿。而当他们看到 武 王的大旗,他们就开始倒塌逃跑,从而帮助 武 王取得胜利。当最后一名敌人倒下时,帝 纣 跑上了鹿 台 上,用玉衣包裹自己,然后自焚而死。最终, 武 王 用白旗招集各路诸侯,他们都向他投降。然后,他亲自射杀死去的人,然后用轻剑刺穿尸体,用黄钺斩下头颅,并插上白旗庆祝胜利。此举象征着新的时代到来,为 周 朝 的统治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史记》的描述还提到了群臣告知百姓:“天赐太平!”百姓们再次拜稽首,而 武 王 也回应以同样的姿态。这段经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般的故事,被广泛传唱,是对周 文 王 和 武 王 英勇事迹的一种赞美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