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三苏是谁探秘社会中的虞集1272年1348年

0

在元代,虞集以其卓越的学问和诗人的才华而著称。他出生于南宋末年,祖籍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是五世孙于南宋丞相虞允文。他的父亲曾任黄冈尉,而母亲则是国子祭酒杨文仲之女。家族中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

虞集自幼聪明过人,从3岁起就能阅读书籍,4岁时便能够背诵《论语》、《孟子》、《左传》,以及欧阳修和苏轼等名家的文章。当他9岁时,他已经对儒家经典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在14岁那年师从理学家吴澄,对儒学世界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元朝统一后,虞集先在江西担任教书职位,然后被推荐到大都(今北京市)。他不久后成为京城的一名教授,并迅速声誉鹊起,有许多求学者来向他学习。在他的建议下,他上疏皇帝关于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些见解受到皇帝的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虞集不断升迁,最终成为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他提出了让沿海土地用于垦荒并筑堤防止潮水入侵的计划,这个计划虽然未被采纳,但后来却影响了海口设立万户之计。最终,他参与编纂《经世大典》,这是一部研究元朝历史的大型文献作品。

由于眼疾问题,虞集请求外放,但未被批准,最终直到两位皇帝去世后,他才得以告病回归故乡。在崇仁居住期间,他继续写作,最终在至正八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0日)逝世。他的谥号为“文靖”,并追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及封号为仁寿郡公。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