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之子杨杲,隋朝汉族公子,出生于大兴。早年聪慧过人,被封为赵王,随父巡游江南。在七岁那年,即大业九年,他便被授予光禄大夫和河南尹的职位。杨杲不仅外表俊美,还擅长诵读父亲写下的诗词。他对待父皇极尽孝心,如果炀帝不食言,也会跟着不吃。
然而,大业十四年的悲剧发生了,在宇文化及的叛乱中,十二岁的杨杲见证了父亲的惨死。他在旁边不断地悲号哀哭,而裴虔通却命人将他斩杀于帝前。血迹染污了御服,这个孩子只活到十二岁。大概在同一时期,萧皇后与宫女、宦官共同制作了一座简陋棺材,将杨广和未成年的儿子一起安葬在西院流珠堂。
尽管遭遇如此残酷命运,但关于杨杲的人物形象仍然透露出一种古代君子的高洁与孝顺,让我们感慨历史人物多么脆弱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