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其政事见长,其人伉直好勇,受儒教祭祀之学。据记载,子路少年时便从事各类劳作以养家活口,并师承孔子。在拜入孔门之前,他曾经以雄鸡帽和公猪剑自视甚高,对柔弱的孔子不屑一顾,但后来通过礼乐仪式的引导,最终成为孔子的学生。
子路为人果烈刚直,多才多艺,对亲人孝顺,与人的交往爽直,为人勇敢且忠诚。他虽然勇猛,但不同于一般逞强好斗之徒,而是有着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理念。因此,他常被师傅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
然而,即使经过孔门的教育与培养,子路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完全磨去,因此被称为只“升堂”而未能达到真正的“入室”。最终,在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在卫国乱世中救出主卫出公姬辄时,被蒯聩杀害,将其砍成肉泥。三月初三那天,他遇难了,最终葬在澶渊(今河南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