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朱祥坤在社会中给元素测基因清科研究的探索者

0

朱祥坤:探索社会中的元素周期表“基因”清科研究

在地球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给石头中的不同元素测“基因”,就可以知道它的“家族”来源、形成时间和形成过程。年复一年给元素测“基因”,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朱祥坤的工作。他总是两手一摊,用略带山东口音的腔调不温不火地回答:“我不知道。”

作为地球科学家,朱祥坤与同位素结缘却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的。1998年,《科学》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来自火星陨石的证据指向存在生命迹象的可能,这掀起了利用同位素分析方法开展天体生物学研究的小。当时,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还停留在一些非金属元素上,例如碳、氮、氧、硫等。

2000年前后,世界上拥有先进技术的几个实验小组才开始对金属稳定同位素“下手”。朱祥坶当时所在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小组便是其中之一。“一个元素被生物利用之后,元素的‘基因’就会被改造,变得与原来不一样。与生命活动紧密相关的铁元素便成了研究目标。”

作为创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学者之一,朱祥坶2002年回国加入中国地质科学院,从此开启了“脚踏实地”的地质科学工作。不论是在野外采样还是回到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是他坚持下去的一部分。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正是秉承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铁钛等多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高精度分析技术,还研制铁铜锌等多种同位素标准物质数据质量监控标准,为解决国家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

对于基础研究,“无用之大用”,朱祥坶有着深刻认识:“只有坚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搞基础研究,当国家有需求时,才有可能贡献力量。”他的求实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心态,让他始终坚守于自己的科研道路上,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