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费曼简介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美国物理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1918年出生在纽约,1988年在洛杉矶安静地离世。他的生命轨迹与光速一般快捷、精准无误,他的贡献深刻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1939年,他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而1942年的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更是他智慧和才华的见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费曼不仅参与了美国核武器项目,更是其中一颗璀璨星辰。
战争结束后,费曼前往康奈尔大学任教,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学术道路打下坚实基础。而自1951年起,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时,他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他不仅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教师,而且还是一个创新的思想家。1954年的荣誉——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他事业成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世纪40年代的工作中,费曼提出了用路径积分表达量子振幅的革命性方法。这一理论极大地简化了量子电动力学,使其避免了发散困难,并因此共同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费因曼图”、“费曼振幅”、“传播子”和“规则”,这些概念都以他的姓氏命名,以示对这位伟人贡献的尊重。
1958年,与M.盖耳-曹合作,他们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矢量-赝矢量型理论,即V-A理论,这是关于弱相互作用唯一正确唯象理论,也为S.温伯格、萨拉姆和S.L.格拉肖建立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奠定了基础。在50年代中期,费曼还研究超流液氦微观现象;60年代末期,他基于高能电子和核子的深度非弹性磁撞实验提出强子结构“部分子模型”。
作为一位多产作家的典范,费曼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包括《量子电动力学》、《費馬物理學講義》三卷、《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以及與A.R.希布斯合著《光子強子的相互作用》等著作。这些建立会被接续下去,但对于人类科学史而言,它们已经足够珍贵,以至于可以说它们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