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剧吧里,我无意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常香玉应该如何定位?”我说她应该排在第四位,原因是她的艺术水平虽然非常高,但她不一定能代表所有人的审美。有人支持我的意见,有人反对,说陈素真更适合这个位置。我看到有人叫我“疯子”,这让我有点害怕,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戏迷,不想引起争议。
后来,我再次上豫剧吧时,心里有了惧意。但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没有绝对的标准。我决定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更加客观地分析常香玉的艺术价值。
常香玉是一位历史性的人物,她为豫剧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曾经捐出“香玉剧社号”去支援抗美援朝,这份事迹让她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人民英雄。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不应被认为是艺术水平全国第一。这需要更多的考量和讨论。
陈素真和常香玉各有千秋,他们之间谁更优秀已经有一定的定论。但为什么许多人仍然追随主流意见,而不是自己思考?这种现象让我感到有些恼怒,因此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陈素真的嗓子可能并不适合河南人的审美特点,或许河南戏曲本身就应是大腔大口而非假嗓。
接下来,我开始谈论常香玉。在过去,我并没有太多欣赏她的演唱,但是在重新听她的《红灯记》和《柳河湾》之后,我深深地被打动了。这些歌曲中的拖腔和倾情演唱,让人无法抵挡。我把常香玉原本排列于第六位,但经过再三考虑,以及回忆起那些震撼人心的拖腔和令人落泪的演唱,我决定将其提升至第四位。
常香玉以其清晰、准确的吐字咬字闻名,她能够保持完美流畅的情感表达。而且,她的大腔、大调使得奔放之中充满收敛,使得整个声音既壮阔又细腻,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一种艺术享受。此外,与其他演员相比,花含蕊(或华翰磊)饰演李奶奶虽然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与常香玉相比还是略显不足。而其他角色则完全缺乏深情,只停留在表面的装扮上。因此,在我的眼中,常 香 玉 是 一 位 能够带领人们忘却现实、沉浸其中、心潮澎湃的人才艺者。
为了写下这篇文章,无意间我还上了京剧吧,看了京剧《红灯记》的版本,那些京剧演员们虽然技艺高超,却无法触及到那种传统文化中的纯粹情感,而他们的声音似乎总显得那么遥远与冷漠,与我们这里那一丝温暖与深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怀念起那个时代那些独具风味的地方色彩,以致于任何现代化改良都难以复制原有的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加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努力保护它免遭破坏。这也是为什么要尊重每个人的品味,不断探索新方式来呈现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理由。